接下来结合具体的代码讲解 OS 是如何实现断点异常的。
什么是断点异常?
断点异常(Breakpoint Exception)是一种特殊的中断,通常用于调试目的。当程序执行到设置了断点的位置时,处理器会触发断点异常,暂停程序的执行,并将控制权交给调试器。
在 x86 架构中,断点异常的中断号是 3(T_BRKPT)。当处理器遇到 INT 3 指令时,就会触发断点异常。INT 3 指令通常由调试替换到程序的代码中,用于标记断点的位置。
当断点异常发生时,处理器会保存当前的状态(包括程序计数器、寄存器的值等),并跳转到操作系统设置的断点异常处理函数。在你提供的代码中,trap_dispatch
函数就是处理各种中断和异常的函数,其中对断点异常的处理是调用monitor
函数。
断点异常是调试器实现单步执行、断点设置等调试功能的重要机制。
汇编代码中的断点细节
在 x86 架编中,断点异常是由中断号 3(T_BRKPT)触发的。在调试的时候如果打上断点表示在对应的汇编代码指定位置插入 INT 3 指令,当处理器遇到 INT 3 指令时,就会触发断点异常。INT 3 指令是一条特殊的软件中断指令,长度只有一个字节,因此可以替换几乎所有的机器指令。调试器通常会使用这个特性,在需要设置断点的地方将原来的指令替换为 INT 3 指令,然后在断点被触发后,再将原来的指令恢复,以此来实现断点调试的功能。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,展示了如何在汇编代码中使用 INT 3 指令来设置断点:
section .text
global _start
_start:
mov eax, 1
int 3 ; 设置断点
add eax, 1
; ...
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在add eax, 1
指令之前插入了一个 INT 3 指令。当这段代码被执行时,处理器会在执行到 INT 3 指令时触发一个断点异常,然后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会接管控制权。在 JOS 操作系统中,当发生断点异常时,会调用monitor
函数进入内核监视器,这样开发者就可以查看和修改程序的状态,或者单步执行程序,以便进行调试。
如何确定 Trap 为段点异常?
上一篇文章已经讲过页面错误处理了,在 trap_dispatch
函数中增加断点异常的处理逻辑,即下面的代码。
switch (tf->tf_trapno) {
case T_PGFLT:
page_fault_handler(tf);
return;
case T_BRKPT:
monitor(tf);
return;
}
在这段代码中,当中断向量号(tf->tf_trapno
)为 T_BRKPT
(即断点异常)时,会直接调用 monitor(tf)
函数。这是因为在 JOS 操作系统中,断点异常被用作一种原始的伪系统调用,任何用户环境都可以使用它来调用 JOS 内核监视器。
当程序执行到一个断点时,CPU 会触发一个断点异常,然后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会接管控制权。在这个例子中,JOS 的中断处理程序选择调用 monitor(tf)
函数,进入内核监视器。这样,开发者就可以在内核监视器中查看和修改程序的状态,或者单步执行程序,以便进行调试。
总的来说,这是一种利用断点异常进行程序调试的方法。
为什么是替换指令?不是插入指令?
在 x86 架构中,断点通常是通过替换相关的程序指令为特殊的 1 字节int 3
软件中断指令来实现的。这是因为int 3
指令的长度只有一个字节,因此它可以替换几乎所有的机器指令。当处理器执行到int 3
指令时,会触发一个断点异常,然后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会接管控制权,进行相应的处理。
如果我们选择插入int 3
指令,而不是替换原有的指令,那么会改变程序的控制流,可能导致程序的行为发生变化,这显然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。因此,我们选择替换原有的指令,而不是插入新的指令。
在断点被触发后,调试器会将原来的指令恢复,以此来实现断点调试的功能。这样,程序在断点处暂停执行,开发者可以查看和修改程序的状态,然后继续执行程序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替换原有的指令,而不是插入新的指令。
为什么插入会改变程序的控制流?
在 x86 架构中,插入int 3
指令而不是替换原有的指令会改变程序的控制流,可能导致程序的行为发生变化。这是因为插入新的指令会改变后续指令的地址,这可能会影响到程序中的跳转指令,从而改变程序的执行流程。
例如,假设我们有以下的汇编代码:
section .text
global _start
_start:
mov eax, 1
jmp label
; ...
label:
add eax, 1
; ...
在这个例子中,jmp label
指令会跳转到label
标签所在的位置执行。如果我们在mov eax, 1
指令后插入一个int 3
指令,代码会变成:
section .text
global _start
_start:
mov eax, 1
int 3
jmp label
; ...
label:
add eax, 1
; ...
在这个例子中,jmp label
指令的目标地址没有改变,但是由于我们插入了一个新的指令,label
标签的位置发生了改变。这就导致了jmp label
指令跳转到了错误的位置,从而改变了程序的执行流程。
因此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我们通常会选择替换原有的指令,而不是插入新的指令。在断点被触发后,调试器会将原来的指令恢复,以此来实现断点调试的功能。
替换指令的细节
在断点被触发前,调试器会将原来的指令替换为int 3
指令,然后在断点被触发后,再将原来的指令恢复,以此来实现断点调试的功能。
例如,假设我们有以下的汇编代码:
mov eax, 1
add eax, 1
如果我们想在add eax, 1
这条指令处设置一个断点,我们可以将这条指令替换为int 3
指令,如下:
mov eax, 1
int 3
当这段代码被执行时,处理器会在执行到int 3
指令时触发一个断点异常,然后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会接管控制权。在 JOS 操作系统中,当发生断点异常时,会调用monitor
函数进入内核监视器,这样开发者就可以查看和修改程序的状态,或者单步执行程序,以便进行调试。
然后,调试器会将int 3
指令替换回原来的add eax, 1
指令,以便程序可以继续执行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替换原有的指令,而不是插入新的指令。
总结
本文主要讲解了操作系统如何实现断点异常。首先,它解释了什么是断点异常,即当程序执行到设置了断点的位置时,处理器会触发断点异常,暂停程序的执行,并将控制权交给调试器。然后,文章通过具体的汇编代码示例,解释了如何在代码中设置断点,以及为什么选择替换原有的指令而不是插入新的指令。最后,文章解释了如何通过中断向量号来确定断点异常,并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,展示了如何处理断点异常。